![]() |
青島東路上的Dundas Street |
這是第一次看評彈,在此之前完全是只有在書上讀過這個藝術形式,連youtube或者電視都沒看過,也許能說是帶著一絲好奇心去的。但可惜的是,看完我沒有驚艷之感反而有點惱怒。先把這次的演出陣容跟主題羅列如下:
- 編劇:竇福龍
- 第一回:秦建國、高博文、張建珍
- 第二回:郭玉麟、毛新琳、黃海華
- 第三回:周 慧、朱 琳、陸錦花
首先,先說單純的感覺。唱功流派我是不懂的,至少知道這就是像是說書的一種,用溫柔婉轉的吳儂軟語從乾隆年間就開始說故事,也就像是小說裡常提到的天橋下說書人一般吧?只是蘇州方式做起來也許就是細膩許多?總之舊時可能是走唱藝人的形式,但現下看來是精緻路線,燈光、舞台佈景、演員服裝等感覺都十分考究唯美。只是我覺得整場看下來令我格外生氣的,是它傳達的意旨。
我真心覺得這編劇爛透了。通篇舊思維真的是看一句想駁一句。比如說這次表演分成三回,第一回康橋別戀、第二回紫燕繞梁、第三篇毗鄰而居。第二回回目是什麼意思呢(好吧你也可以說是我小題大作),指的就是要林徽因倚他梁家而生啊!號稱民國第一才女還這麼窩囊
我看也不用號稱第一才女了,簡直是父權思想怎麼狐狸尾巴都露得出。再來,第一回裡各哲學家、作家、畫家齊聚林徽音客廳能聊的就是多年前林徽音和徐志摩的風流韻事?!丟不丟人這是三姑六婆做的事吧,後來還論到徐志摩陸小曼兩個一個兒是乾柴一個兒是列火一個兒是愛好浪漫的才子一個兒是性格奔放的胭脂,這詞寫的出來我都不好意思聽!自詡文化沙龍還是八卦小報啊。還說什麼鬧得沸沸揚揚鄰里議論,我他媽的就是最討厭聽到什麼鄰里或者社會非議這種欲加之罪,莫名其妙干路人屁事啊誰管他們怎麼想。陸小曼真的很衰,錢花多花少私生活怎麼過這麼多年後還被人拿出來鞭笞,華人管別人私事的手是不是伸得太長了點!
不過拿出來跟林先生討論,他的觀點也是挺有趣。他覺得這些都不是問題的核心,問題核心應該是中國傳統戲曲文化太不注重架構或者故事發展;京劇、評彈或者歌仔戲都好,故事都很片段、不完整,都試圖傳達傳統忠孝節義思維、教化人心端正風氣之類,但相對而言,西方劇場發展比較立體,看個馬克白、哈姆雷特(獅子王也算),你要看到的不是唱功身段,也不能只看一折,他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劇場生命才會完整。我覺得這一點是目前台灣傳統或者劇場藝術很有在發展的,注重故事發展、人物生命,而非試圖“教育“觀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