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好多人談話,感覺滿充實有趣的。跟人談天就像讀故事一樣,可以登登~一跳,突然過過別人的生活。
首先是上周Crystal回台灣,抽空和我吃了午餐;再來是上周末陪老媽跟很久沒見的親戚(外公兄弟們的小孩→表阿姨們?)見面,老媽說(還不是因為外公自命清高、不喜歡跟兄弟姊妹來往)大約她銘傳三專畢業後就沒再見過了,大約是超過三十年沒見的意思(畢竟我都要三十歲了)!整場除了老媽、二姨跟小阿姨之外,我只認識隔壁六叔的小珍小華,老實說從來也沒有坐下來說過話,所有的故事都是老媽轉述的;不過這樣也是覺得知道她們很久了。另外還有外公大姊的小孩,兩位阿姨。我覺得他們是很有趣,是會放聲哈哈大笑、不做作的幽默長輩。外公大姊享壽九十二,去年初才過世,但在她女兒們的回憶笑語中彷彿老人歷歷在目、活力依舊。
接著是這星期打績效評核,和協理跟老闆談話。協理諄諄教誨明年競爭激烈、要好生伺候每位合夥人。老闆的談話則是值得記錄(略過場面的稱讚話,雖然我聽得很開心哈哈。老闆說跟我/Max都合作愉快,我們都是可靠的人。可靠這個評語我覺得很值得慶賀阿!),軟實力包括(1)與客戶應對的架式,不論表現實力的"硬",或者培養關係的"軟";(2)積極度(mentality)。在案子中,每個人都是展現的時候,不用有所保留。感覺我們因為階級尊卑而有自我設限。硬實力則有太多可講的,首先是每次都要有「下一次我要做更好!」的心情;老闆說她以前每件案子即使只做評價,她也會想辦法follow-up,做過案子的人也總是朋友,不管是小律師小顧問、不用一定是財務長,即使案子做完還是可以找出來吃飯(但她覺得我們協理都沒做到….);以此為基,技術面當然就包括IFRS、fair value、購買法及產業知識等。即使每個面向都是應該了解孰悉的(評價、CF跟TS)逐漸累積下來,但終究面臨最終階段(協理/合夥人)時,還是要有一個招牌,讓別人想到這個領域類型,就想到你。
打完績效,晚上和Gwenda吃了飯。今年二月時在紐約沒約成,這星期她正好回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