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而言之,事實就是如此。我千里迢迢飛了20+小時抵達聖保羅,下飛機之後費盡心思找到公司接機人員(還緊張到差點胃痛,因為看來我遇到的巴西人都不太講英文只講葡文,我深怕被丟包),然後再坐2+小時從聖保羅到這個小城。可能是因為我到的是個小城,聽說總人口這兩年好不容易成長到一萬兩千,每個人都悠哉度日,好像從來沒有睡不飽的問題。周末走上街道,大家三三兩兩坐著抽菸、喝啤酒、聊天;風涼、陽光好,生活的速度在這裡幾乎停了下來。
不過基礎建設可能還是台灣做的好哈哈。地大物博也有地大物博的困擾;家家戶戶的屋頂上都裝設了第四台的小耳朵,有線電視似乎不是以鋪設纜線為主,根據我問在這邊念大學、生活了18年台灣人的結果,他說大家都是這樣的,小耳朵搭配機上盒;網路的話,當然也是有牽光纖、電信商也有好幾家(不像台灣電信市場寡占),但是可能因為地太大了,不論ADSL或者3G品質都不是很好,下太久或者太大的雷雨,通訊就成問題。
抵達的第一個周六,工廠就因為前些天的停電補上班。我想全天下的工廠都這樣吧,城中之國,不管在巴西或者蘇州。下班後跟台籍員工一起去逛了超市,著名的拖鞋果然掛了整排,更令我印象深刻的倒是肉品區。肉品區擠滿男女老少,櫃台後兩三個男人忙得團團轉,還有紙製的號碼牌一個個叫號。非常客製化地根據每個人的需求切重量、部位、厚薄不等的肉塊,好像雞鴨並沒像美加那樣受歡迎,牛豬是大宗。我好奇地問那個在巴西很久的台灣人,為什麼今天這麼多人買肉,還是大家天天這樣買肉啊。他理所當然地說,昨天發薪水啊!五號、二十號發薪水,巴西人第一件事就是買肉買啤酒,周末烤肉;肉吃完了接下來幾天就吃得差一點,再撐到下次發薪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