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 上海再見

智慧腳踏車!APP:行者
老闆與外國投資人們


上海十里洋場


A.          出租車師傅說,現在大企業都收農地來自動耕作啦,農村人口外流找工去了。
B.          Sunday dinner-

  1. 台灣有經濟實力的權貴們,想著把小孩送近私立學校然後在德國長大
  2. 台灣有經濟實力的權貴們,想著架海外控股公司,少課點稅;不禁讓我想到justice (By Michael Sandel),課稅之該與不該
  3. 究竟讓小孩參與應酬晚餐,是憋死誰
C.          Monday daylight (the meeting)-

  1. Mr. Fratzl是個很扎實的老先生。
  2. 最後才來的Ruth很像是嚴格的訓導老師。
  3. 幫忙翻譯的女孩原來是在上海應聘、調派的,還想回來嗎。
  4. 我一直以為Andreas是男生!
D.          Monday lunch-

  1. 新加坡人我怎麼老以為他是去星久了的中國人。正想問問那個叛逆少年事件,卻怎麼也想不起那少年的名字。
  2. 北京姑娘說生活條件還是上海好。
  3. 上海本地人說抽個車牌要抽三年抽不到、常熟這屁地方也要蓋高架!
  4. 蘇州小哥說蘇州現在人口有一千多萬人!蘇州都蓋三環高架哩!金雞湖邊上房價六萬人民幣一平方米,是不可想像的高價(但是還是不能跟上海比的)
  5. 台灣小哥在寧波置產結婚生子了。
E.          Monday dinner-

  1. 台灣企業家三兄弟吵得不可開交,兄弟各有派系;據說都可以讓三立電視台演三年演不完了。
  2. 勤業前輩查的是中華工程。連哥斯大黎加都有營業處所
  3. D先生的小朋友兩歲半了!很快就會站,連講話都快。
  4. 我看了sense8…不是很好看…。
F.          Tuesday lunch-

  1. 銀河證券的大哥,榴槤酥挺好吃
  2.  新三版是否流動性差、估值過高/所謂定向增發/每個老闆都想要有40-50倍的估值
  3. 中國股市為什麼有這麼高的估值,主要是僧多粥少;13億人2900家公司在主板交易/以後朝報備制而非審查制前進,則供需平衡
  4.  對於中國經濟走勢覺得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但是政治倒是也許走出不一樣的路:中國是董事會、台灣是民粹(不要像菲律賓和印度了),台灣要做好,中國才有可能往這邊走
  5. 中國意識到不能維持高度經濟成長,必須做產業創新;於是VIE架構是必須被解決的
  6. 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棟房
  7. 行業需要積累,撐不住了就是「死在半山腰」;老闆說,你們還沒見過山上的風景呢。不需要積累的行業快快離開
  8. 老闆說,是不是大陸這些人口條都挺好,真不簡單
G.          Tuesday dinner-

  1. 地鐵挺不錯的。不仔細看,簡直和香港弄混,我很努力的挑毛病,只能說燈光太冷、地板造型不佳;但偏偏11點回家地鐵早已關門,打車坐了45RMB
  2. 沿路吹著帶雨的風,突然感到無邊際的自由和可能,彷彿有那麼點當初美國的心情;天地這麼大,在深夜微醺的放歌,想起來似乎什麼都有可能
  3. 朋友的新創公司已經進入第A輪募資、智慧型腳踏車,真正的參觀了孵化器
  4. 但據說很多孵化器僅僅是為了獲得屯房屯地的優惠
  5. 沒想到真是可以影響的,當初那個怎麼也不運動的女孩,現在一趟可以騎個70公里路程,還和我討論起戶外運動來著
  6.  研究所同學懷孕了,當起賢妻良母,每天下班趕著煮飯呢。真是不能想像。

H.          Wednesday- factory site visit. (廣達的招待會所豐喜園倒是挺好吃的。晚上甚至吃了高檔外灘西餐,席間聊了好多奧地利相關知識哈,包括"Woman in gold" the movie, 平常的休閒活動、律師如何一步步規劃他的職涯、奧地利的紅白酒、最佳度假去處、希臘的未來等等,很有趣很值得我努力工作以獲得的機會。不過回飯店之後我爆肝做完存貨表格;終於上床睡覺的時候簡直腳步虛浮。)
I.           Thursday- 上海山雨欲來風滿樓,颱風還沒到,先起大霧。 更酷的是,我們還先跟投資人過issue! 而且我還幫忙講的一個部分!雖然箭箭穿心,但幸好老闆說ok!沒想到一句肯定的話,如此無價,哈。四五點時,彷彿逃難一般,在風雨中奔往浦東機場排候補機位回台灣,幸好最後兩個位子讓我們補到!在飛機上坐下來時,根本睡不著,腎上腺素應該是一時間無法止息吧;後來拿出耳機看了"the longest ride",感覺挺不錯的電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